晚上,沈青在成都十分有名的“必来居”开了个包厢,邀请熊世平与熊民安叔侄两人共进晚餐。
席间,他先是在以低于批发十个百分点的价格,与熊世平签定了一份五金建材长期供货合同,随后又转头盯着熊民安试探性问道:“兄弟在深圳有一个搞建筑的朋友需要一批钢材,能不能帮忙搞一点?”
这次来成都,熊民安眼见叔叔通过拿回扣奔了“小康”,本来就有通过沈青这条路改善一下生活条件的意思,现在对方主动提出自然不会拒绝,沉思片刻就回答道:“钢材现在十分紧俏,厂里的订货单已经排队到了明年,不过我可以想办法帮你从计划里挤一点出来。”
眼瞧着对方答应得爽快,沈青也不在拐弯抹角做什么铺垫,道:“那价格方面一吨多少?”
“计划内价格每吨/九百,市场批发价每吨/一千四。”
听过对方的报价,刚从特区过来的沈青双眼不由猛然一亮,因为他十分清楚深圳现在钢材价格在每吨/二千八左右,扣除从山东到深圳火车运输每吨四十元的运费,纯利润应该可以达到惊人的百分之百。
难怪改革开放初期会涌现出那么多暴发富,如此惊人的利润那里是在做生意,分明是在印钞票嘛!
不过作为一位曾经拥有千亿家财,并且通过“凤凰集团”控制着数万亿资金流向的商界大鳄,他还不至于因为眼前百分之百的暴利情绪失控,于是又拭探性问了一句,道:“能不能按计划内价格弄一点?”
“我只是一个科长,弄计划内价格估计不太现实。”
眼见对方似乎有些失望,急着奔“小康”的熊民安急忙又补上了一句,道:“不过我可以在市场价格基础上给你十个百分点的优惠,一吨大概也就一千二百多样子。”
虽然没有搞到计划内价格,但是转手百分之百的利润足够让任何商人为之疯狂,所以沈青没有细想就当场拍板,道:“我回头就打十万预付款到你们公司户头,兄弟帮忙先弄三百吨,刚好三个车皮可以装下。”
“三百吨数量不是很大,我协调一下关系应该没什么问题。”
说到这里熊民安话锋突然一转,似乎有些为难的说道:“不过,这上下关系的协调还需要一个过程。”
作为一名精明的商人,沈青自然明白对方话语中想表达什么意思,于是拿出一只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推到对方跟前:“这是三万块,兄弟先拿去疏通一下关系,事成之后还有重谢。”
“这怎么好意思呢!”熊民安嘴中一边推托,一只手却已经情不自禁将塑料袋抓在了手中。
作为一名小科长,他在济南钢铁厂的工资只有区区二百三十块,这三万块足够他不吃不喝整整干上十年!
回到宾馆,很清楚深圳现在这种大规模建设趋势在未来几年都不会改变的沈青,越想越觉得倒卖钢材的确是一条快速积累财富的好路子。
于是,他在临走时又暗中塞了两万块给熊民安,这才满心欢喜压运两车皮紧俏建材返回深圳。